在一座建筑中,门作为分隔内外空间的节点,是跨入室内的第一道关口。在中国漫长的建筑营造历程当中,关于各类门的营建和处理始终非常重视,这也簇就出了中国古建筑中多彩的门艺术。
图片
中国古建筑中的各类大门
而在中国古代普通民居当中,门不光是典雅艺术,它还被赋予了预示主人吉凶祸福的功能设定,在中国风水中有大量关于门的论述,风水专著《相宅经纂》提出——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故大门名曰气口,而便门则名穿官;地理作法,全藉门风路气,以上接天气、下收地气,层层引进以定吉凶。
由于风水学对于门的特殊定义,这也同步限制了宅屋室内、外空间的布局。下面从门的位置、门的营建、门神禁忌三个方面给大家进行分享。
门的位置
《阳宅觉》中提到——门门相接为引气内之路。中国风水学理论把宅屋的门细分为大门、中门(或者称为二门)、总门、房门、便门等,不同位置的门其风水学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大门
大门是宅屋的核心入口,中国古代的民居通常方位是坐北朝南,风水学理论中把此类坐向的宅屋称为坎宅,它的三吉方位是离(对应南)、巽(对应东南)、震(对应东),大门应该设置在以上三个方位才属吉位,而其中尤以巽位为上佳方位,其被称为青龙门。
图片
聊斋的大门位于巽位,东侧也设置有侧门
将微观层面的宅屋大门三吉方位和宏观层面的村落中水口方位做对比,可以惊人的发现两者存在着同构关系,通常村落的水口方位也位于巽位、震位或者是离位,这个方位的选择都是基于自然空间地势,但是宅屋大门的上佳方位却是单靠风水理论(核心著作为《八宅周书》)推导而来,说明根据风水理论推断出的宅屋空间布局和外界自然空间模式有着非常紧密的同构关系,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风水学并不仅是一门玄学,它的理论也是根植于人们对于外界自然环境的深刻体察。
图片
徽州黟县西递村水口图,水口位于巽位
图片
徽州黄村水口图,水口位于震位
图片
故宫整体布局简图,金水河从东南巽位流出
中门
中门位于大门之内,厅之外,又被称为仪门或者二门,其地位次于大门。对于中门的风水设定,除震宅忌兑门、巽宅忌乾门以外,其他的从厅直出即可。
总门
总门在厅之内,各栋卧房之总门路,当屋少的时候可以不用顾忌总门的位置吉凶,但是当屋多时,就需要以单栋房定出三吉方位,门位于所定出的三吉方位属吉位。
房门
房门就是各卧室之前后户,风水学理论认为卧房是宅屋内的关键区域,是子孙繁衍之地,所以房门方位需尤其注意,需位于三吉方位。
便门
便门是合房之通柴水左右的小门,宜开于西角区域的三吉方位。
图片
《鲁班经》中记载的门类型
除了需要满足上面所述的各个关键门的大吉方位之外,有些宅屋主人还会求助风水师打造“步步从旺方引入”的吉门格局。
图片
随门定挂图示
除此之外,宅屋从大门到便门,各个门之间不可在同一直线上,其背后的风水原理是:“气”是沿直线从大门到便门的,如果所有的门都是在一直线上,那么就会导致气太盛而漏的局面,影响屋主的气运,而相对两门之间的关系则以“相生”为原则;否则的话就需要把门进行偏转或者是设置屏障。这种布局思路实际上限定了宅屋的室内空间设置,这使得中国古代东南地区民居的室内空间普遍有以下几个特征:
曲幽
曲幽这一特征要求门以“偏正为第一法”,这样的布局思路会让室内空间呈现出曲折幽致的形态。
图片
风水学中门的改移图示
多屏墙
上文提到,避免气冲的最为简便的措施就是在门边设置一道屏墙,屏墙可以平直也可以弯曲,但设置屏墙的同时也要同步兼顾“气畅”的问题,所以屏墙不可做成封闭状,这样就可以保证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气流的相互融通。
图片
风水学中拦截改移图示
宅屋室内和室外的气流融通还可以通过大门来实现。风水理论认为大门是整座宅屋的气口,除了应该满足上述的吉方以外,还要避凶迎吉,这样才能把吉气导入到宅屋内。在中国古人观念之中,祥山和瑞水是大自然中最高等级的吉祥之物,所以宅屋的大门总是朝向山峰、山口(然而近处的山口不可对,存在煞气)或者是迎水而立,这在本质上是中国古人想要通过门这一介质来实现宅屋本身和大自然和谐共融的关系。
图片
浙江桐庐朱村一处民宅,改变门的方位,对向斜向山峰,以规避山凹吹来的谷风煞气
图片
微州歙县渔梁一处明宅,由于门正对紫阳山上一怪石,故将门偏斜向紫阳峰,还在门前安“泰山石敢当”以避煞
图片
福建新泉一处民宅为使大门迎水,将大门设在宅之一角,且面向西北也无所顾忌
互相尊重关系、封闭性原则
《鲁班经》认为,“门不相对”,这样可以使得相邻建筑互不干扰,实现相互尊重。
同时,还有“门不直冲巷”的原则,这样可以让宅屋远离喧扰,对于冲巷之门也有对应禳解之法,通过设立各类符镇之物,比如“泰山石敢当”、“镇山海”、小镜子等等来避煞。
图片
泰山石敢当
图片
山海镇
此类封闭性原则,赋予了宅屋外部空间以各类限定和暗喻,这让人不敢随便侵入。
互相调和关系、开敞性原则
通过门的位置,可以构建邻里建筑之间的关联和互动。
风水学理论在注重门的同时,也对宅屋周边的路做了相关论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门和路经常一起出现,比如“门路”这一词。风水古籍中提到——路者,兼言内路外路也,外路为宅外之路,内路者,宅内门向斜正之线 。关于内路——步步与门同,有一门始有一路也,惟墙角与屏风转弯处,须审其何边脚步重,即是路也。关于外路——既辨门时更辨路,弯弯曲曲抱门前,形似金鞭玉带护。
图片
图片
《鲁班经》中详尽记载了宅屋与周边道路的j吉凶关系图
民间一些家族笃行风水学,甚至将大门前路的处理和当地的风水传统相关联。福建新泉地形颇似鲤鱼,其对鲤鱼尤为崇尚,每逢年正月十五便以纸扎的红色大鲤鱼替代他乡的龙船绕河一周,以求“年年有余”。
门的营建
关于门尺寸规格的设定,其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原则是门之广阔(高、宽)尺寸不能相克。
中国风水学理论把尺寸数据转换为河图、洛书之数,接着附会五行的属性,以此来判断吉凶。举例来说,栋高一丈五尺五属土,阔一丈四尺四属金,金土相生,故吉,可谓将尺寸规格与吉凶祸福作了具象化的关联。
然而,此种具象化的变换过程非常繁琐,若全部落位于大规模营造的建筑工程,甚是困难。所以古人发明了特定的转换尺,如鲁班尺,其核心原理就是将尺分为八寸,即“财、离、义、官、劫、害、病、本”八个间隔,在度量门尺寸时,以落在“财、义、官、木”四字为吉,否则的话就是凶门。若按照现今的公制尺来换算,1鲁班班尺=29.7cm,因此如若我们用现在的尺子去度量中国古建筑的门,会发现带有很多小数点。
图片
《鲁班经》中给出的鲁班尺
图片
鲁班尺实物
此外,门和周围的尺寸关系,也有着相应规定,比如说门板的高度不可高于厅堂,也不可大于两边的墙壁,此种相对尺寸的约束本质上是为了满足封建礼制的心理需求。
门神禁忌
在门上张贴神像以此来震慑凶煞,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是猛兽为主,接着演变成人间虎将,包括成庆、神荼、尉迟敬德、秦琼、钟馗等等,后来又出现了用喜盈门图案或门联代替,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
图片
门神像
本篇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下期见。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1.易经[M]. 苏勇 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风水探源》——何晓昕编著
3.网络资料。
... The End ...
古建漫谈
一个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